【含弘讲坛】“大海捞针”–面向实用的SERS传感技术


来源:材料与能源学院   |  文字:徐立群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题  目:“大海捞针”–面向实用的SERS传感技术
时  间:2023年 5月15日(星期一)10:00
主讲人:赵奕平
地  点:22教208会议室
主办单位:材料与能源学院
主讲人简介:
    赵奕平, 美国佐治亚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的杰出研究教授、工学院兼职教授。于2017年当选为美国真空学会会士(AVS Fellow)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 2020年当选为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IAAM Fellow)。入选2018-2021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以及“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主要从事:(1)动态阴影生长功能纳米结构制备。在世界上首次用动态阴影生长方法制备了多材料的复合纳米棒阵列, 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光学和电子特性, 并探究了它们在表面等离子体、贮氢、光催化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潜在应用。是用动态阴影生长制备一维纳米结构的世界领先团队之一。(2)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对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SERS)效应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世界上首次用SERS技术检测到银纳米棒阵列表面上的病毒和MicroRNA。(3)催化型纳米马达和纳米/显微手术工具。是催化纳米马达的设计和制造的早期科研者之一。目前致力于用纳米发动机提高脑中风中的治疗效果的研究。(4)新能源材料: 通过裁剪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设计新型的光催化材料。
讲座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一直是化学和生物领域传感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目前,限制SERS生物传感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设计和制备均匀、高灵敏度和可重复使用的SERS衬底。在本次报告中,我将讨论由斜角度沉积制备的银纳米棒(Ag NR)阵列SERS衬底。它克服了目前SERS传感所存在的困难,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次报告将对Ag NR衬底结构设计和优化、光学配置的影响以及Ag NR衬底及其可能的增强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并构建各种基于Ag NR衬底的SERS传感平台。最后,我们将介绍基于Ag NR的SERS传感器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用于病毒检测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从真实患者标本中检测COVID-19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