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1月17日第13版关注报道潼南柠檬产业,采访学校植物保护学院专家教授,深度报道学校与潼南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合作情况,以及帮扶农户培育推广优良苗木,助力乡村振兴成效。
2018年11月,潼南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投产,依托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农户培育安全高产苗木。“潼南柠檬科技小院”,在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借助科技小院平台,长期蹲点驻潼开展工作,迅即结合在研项目持续开展柠檬产业技术服务。
潼南区利用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偏酸性和灌溉便利等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柠檬产业,推动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升级。潼南柠檬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区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022年,潼南区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逾60亿元,10余万人吃上“柠檬饭”,带动户均增收超2万元。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牛金志介绍,潼南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种植柠檬,但柠檬树苗长期由农户自己培育或从外地购买,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出现病害,导致果实果面粗糙、产量下降等。“推动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种苗这个源头。”牛金志说,“苗木之所以患病,大部分是因为育苗时就感染了病毒。培育优质苗木,脱毒是重点。”
据悉,重庆潼南柠檬科技小院成立于2022年,由国家柑桔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王进军教授领衔,现有科技骨干5名,常驻研究生7名。小院致力于解决柠檬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聚焦柠檬重大病虫害成灾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并推广的害螨智能监测及精准用药产品(螨抑)荣获互联网+重庆赛区金奖;小院研究成果也受潼南日报、潼南卫视、新华社、CCTV-2、人民日报关注报道。
历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育人、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发展模式。植物保护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以乡村振兴、服务产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助力农业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2023年,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实验室、重庆潼南柠檬科技小院、四川会理全国首个烟草科技小院以及科技特派团等平台,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300余人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职业种植户2000余人次,指导地方柑橘、中药材、烟草和蔬菜病虫害防控,将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拓展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WS6XTkojW8zgoOObDyUr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