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讲坛】心理学部系列学术讲座


来源:心理学部   |  文字: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青椒”联合学术沙龙

 

讲座一:基于近红外的超扫描技术在团体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09:30-09:5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郝宁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郝宁,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近期主要利用行为实验方法及EEG、fMRI、tACS、fNIRS等技术手段,探讨个体和团体创造活动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及背后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主讲内容:
    介绍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脑成像(fNIRS)的超扫描技术在团体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探索团队成员互动模式、交流形式、反馈评价、投入程度、成员能力构成和性别构成等因素对团体创造活动过程及表现的影响,分析效应背后的脑-脑间神经互动机制。

 

讲座二:“趋利”还是“避害”?社交焦虑与社交网站主动及被动使用的瞬时与纵向关系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09:55-10:2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王金良 教授
主讲人简介:
    王金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社会心态与社会行为等。
主讲内容:
    基于社会补偿(也叫poor-get-richer)假说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探讨社交焦虑者为何无法实现“弱者变强”。从使用方式、使用动机以及实际效果三个角度进一步丰富社会补偿假说,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因在日常使用中缺乏积极的印象管理动机而导致社交不活跃,进而导致这些个体无法通过社交媒体缓解社交焦虑。

 

讲座三:亲子互动与儿童自我调节发展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0:20-10:4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陈曦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陈曦,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准聘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尤其关注亲子互动的动态过程,及其对儿童行为、情绪和生理调节的影响。
主讲内容:
    亲子互动是一个家长与儿童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家长帮助儿童实时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如何在日积月累的亲子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本报告将介绍陈曦博士的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亲子互动中儿童行为如何随母亲敏感性的波动而波动,以及亲子行为的动态关联模式对儿童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讲座四:敏化 vs.钝化?重复应激所致大脑活动模式的改变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0:45-11:1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杨娟 教授
主讲人简介:
    杨娟,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心理学、文化学、生理学和脑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以及行为、脑电、磁共振、生理信号、内分泌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组合,着重开展人格的神经表征以及应激的个体差异的基础应用研究。
主讲内容:
    HPA轴钝化与许多精神疾病相关。研究发现,大脑会以动态的方式加工应激源。然而,这种动态活动是否可以作为HPA轴钝化的机制目前并不清楚。我们用ScanSTRESS范式检验了这一假设。结果表明,在重复应激暴露导致前额-边缘回路的活动降低,并且降低幅度 HPA轴钝化相关。此结果具有跨范式的稳定性。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为理解钝化应激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研究结果具有跨样本跨范式的稳定性和可泛化性。

 

讲座五:情境依赖的道德决策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1:10-11:3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胡杨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胡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准聘副教授。本硕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7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以及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神经科学。采用行为决策任务范式、计算建模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包括fMRI、tDCS)技术手段,探究不同类型社会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基础以及影响因素。
主讲内容:
    以往研究表明,道德决策具有情境依赖性,即人们会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自己的道德标准并相应地改变行为。研究者采用新的任务范式,结合计算建模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察了情境依赖的道德决策及其计算认知神经机制。

 

讲座六:决策的神经机制及其在成瘾中的应用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1:35-12:0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何清华 教授
主讲人简介:
    何清华,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成瘾的神经生理基础与干预”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主讲内容:
    报告将介绍跨期决策的脑成像相关研究,总结腹内侧前额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将对决策障碍个体——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的神经机制进行总结,论述脑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讲座七:学龄前期儿童的视听时间整合能力:一项眼动研究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4:30-14:5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周晗昱 博士
主讲人简介:
    周晗昱,主要研究方向为异常发展心理学,考察和对比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临床患者及其亚临床特质群体的感知觉加工和感觉整合能力,并尝试开发非药物的感知觉行为干预训练。
主讲内容:
    本研究采用注视偏好范式考察3-6岁学龄前期儿童视听时间整合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提示,觉察视听言语信息时间错位的敏感度与年龄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所有儿童中,注视嘴型都是匹配与解读听觉言语信号的有效策略。而孤独症特质的关注细节维度,反映固着而非适应性的注视模式,可能会损害视听整合能力的正常发展。

 

讲座八:母性行为的心理和神经化学机制研究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4:55-15:2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高军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高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博士后。长期从事生理心理学和精神药理学领域研究,通过建构啮齿类动物模型,运用心理和神经科学等多重技术来研究母性行为、精神疾病及精神类药物作用于大脑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主讲内容:
    母性行为直接制约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后代的成长。报告人长期围绕母性行为和母性健康,运用心理行为和神经科学等方法开展研究。将介绍五羟色胺(5-HT)系统调控母性行为的:2A/2C受体机制;与D2的交互作用;中枢(mPFC/VTA)和心理机制。

 

讲座九:神经灵活性脑图谱及其可塑性研究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5:20-15:4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尹大志 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尹大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博士期间有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联合培养。2014-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依次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脑网络计算方法学及其在脑认知和脑疾病中应用研究。
主讲内容:
    本报告首先将从脑功能的两种基本观点出发介绍如何描述神经灵活性;然后具体介绍长期专业运动技能训练对神经灵活性的可塑性影响;最后探讨如何在统一的框架下描述神经灵活性以及大脑的功能运作模式。

 

讲座十:化学感受与身心健康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5:45-16:1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韩鹏飞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韩鹏飞,昆士兰大学博士,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特别评聘)。主要从事化学感受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主讲内容:
    化学感受(味觉、嗅觉和三叉神经感觉)与生存、社交、情绪等密切相关。采用行为、心理物理、脑成像手段研究化学感受的个体差异如何影响食物偏好和进食行为,以及不同类别食物线索刺激下的脑活动预测体重指数变化。

 

讲座十一: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网络结构的跨时间稳定性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6:10-16:3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梁一鸣 博士
主讲人简介:
    梁一鸣,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聚焦于PTSD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诊断模式和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健康。
主讲内容:
    本研究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在灾后的抑郁症状网络的结构和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在自然灾难后3、15和27个月时,抑郁症状网络在网络结构、症状中心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时间稳定性。自我讨厌、孤独、疲劳和对立违抗是三个时间点抑郁网络的核心症状。

 

讲座十二:老年人记忆更新功能的改变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6:35-17:00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喻婧 教授
主讲人简介:
    喻婧,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主任。研究方向集中在老年心理学领域,主要包括睡眠及睡眠认知功能受老化的影响,以及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早期识别。
主讲内容:
    研究通过分析并验证先验知识对来源记忆、项目记忆更新的影响,弥补了老年人情景记忆更新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为探究先验知识作为补偿机制的可能性、研究先验知识对于缩小老年人年轻群体的记忆差距奠定理论基础。


讲座十三: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争论、挑战与实践
时间:11月13日(星期六)17:00-17:25
地点:心理学部213
主讲人:滕召军 教授
主讲人简介:
    滕召军,博士、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聘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主要从事网络电子游戏与青少年攻击性、心理健康等研究。
主讲内容: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因果关系的争论一直存在,并在不断扩大。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的关系受到可重复性、开放科学以及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挑战。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以及临床心理学家应正视争论存在,加强教育和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