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 院部何为系列报道之二】心理学部:探寻心迹、幸福进取,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心理学部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  文字:阮昆良   |  摄影:心理学部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响了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奋斗号角。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全校上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力量,学校推出“教育强国 院部何为”系列报道,将生动呈现各单位改革发展成就,宣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师生昂扬奋斗之姿,彰显教育强国建设西大作为、院部担当,敬请关注。


近年来,心理学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全体师生真抓实干、幸福进取,推动党建与事业同频共进,助力学部高质量发展。

一、以党建“双创”赋能高质量发展。学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建“双创”为契机,赋能党建与事业双向融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塑造“初心”党建品牌矩阵,打造效能型、引航型、质量型、规范型、创新型“五型”党组织。学部获批重庆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师第一党支部先后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验收,建设案例入选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课程。学部党委于2019年、2021年连续两次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着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打造“五彩心理”育人品牌,实施“增杰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二制三化”培养机制,策划实施“未来心理学家成长论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获批4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心理学(师范)专业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教育部三级认证的专业。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改革。严格实行研究生培养分流制度,形成“学生-教师-督导”三级培养过程闭环。“心理研究与心理健康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评审,基本形成“应用心理学本科-应用心理专硕-应用心理专博”本硕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对标一流着力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从内涵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挺进。持续发挥已有学科优势,积极开拓认知神经心理、社区心理等全新学科增长点,形成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方向、6个优势领域的学科特色。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应用心理专业博士学位点。主办的《社区心理学研究》集刊已连续出版17卷,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统筹推进有组织科研,获批4项重大项目,其中含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含重大人才项目1项)。在心理学科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影响因子超过10分的高显示度论文14篇,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发表论文1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5.44;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

四、持续推进幸福进取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筑梦、筑基、筑梁、筑德”“四筑四提升”强师铸魂计划。施行“文理科PI制”“四星计划”“三五计划”“晨曦计划”以及“幸福进取者”教师成长沙龙等多项举措,打造一支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近五年,学部教师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最美教师”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2022年以来,学部获批国家级人才1人,4人次入围国家级人才计划答辩环节。

五、把握机遇谋划学部发展路径。在建系30周年到来之际,学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秉承“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部训,积极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领航指向。二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心理学学科创新发展,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加强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鼓励师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提升学部社会影响力。五是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发挥心理学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协同,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着力提升国民心理素养,全方位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学部社会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