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响了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奋斗号角。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全校上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力量,学校推出“教育强国 院部何为”系列报道,将生动呈现各单位改革发展成就,宣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师生昂扬奋斗之姿,彰显教育强国建设西大作为、院部担当,敬请关注。
经济管理学院瞄准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聚焦“四力”建设,坚持“四位”并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导向,以新文科、新商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经管答卷。
聚焦引领力,把握教育强国战略地位。教育强国,方向为要。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标对表深入理解,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学院明确“管党治党,办学治院”这一总体目标,着力在“引领”和“融合”上下功夫,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一体考核,落实学院“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实施计划,建立“4+4+4”工作机制,通过打造“经雁”领航党建品牌矩阵,探索实施“136”党建“一融双高”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同向同行、深度融合,努力向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迈进。获批重庆市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校首批标杆院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蓄势赋能。
聚焦竞争力,立足教育强国育人本位。教育强国,育人为本。学院以“情感驱动、价值引领、专业提升、综合发展”为育人目标,扎实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获批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学院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作用,打造好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习近平经济思想》,建设好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不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青年使命,依托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和国家级项目,组织学生开展驻村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打造“经雁”学生党员示范班,深入师生开展理论宣讲,树牢理想信念。坚持以专业教育赋能学生成长,持续实施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四个一”工程,构建本科生“三业指导体系”,积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高质量人才。力争毕业生就业关键目标业绩考核持续保持全校第一。
聚焦融合力,精准教育强国学科定位。教育强国,学科为根。学院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加强学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第五轮评估中获B+;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全票通过专项核验;5个本科专业获得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学院将继续以国家重大经济战略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构建学科建设新格局,优化“一个强特色,两个厚主干”学科布局,把“做特农经、做强应经、做大工商”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态化举行学科发展论坛和学术沙龙,促进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发掘学科新动能,面对新科技革命给经管学科带来的新变化,加强数字赋能,将数字科技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建设好数字经济硕士学位点。开拓学科新领域,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经管学科融合,利用数字信息手段,通过大数据、仿真、模拟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推动经管学科研究范式的变革。
聚焦支撑力,锚定教育强国发展方位。教育强国,创新为先。学院始终坚持提前谋划、强化统筹、集智攻关,近年来,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和占比均位居全校人文社科单位前茅,自主培养的国家级人才持续涌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形成了经管学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实施有组织高水平成果培育战略,整合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金融、工商智能管理等研究团队,以职称评审和绩效制度为牵引,进一步激发学术骨干科研积极性,持续提升科研服务和管理水平,逐步形成日常浸润、团队赋能、平台支撑的良好发展生态。实施人才发展首位战略,坚持“引育结合,以育为先”的人才工作方针,开展有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国家级人才引育为关键点,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落实学院《“十四五”时期国家级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和《“十四五”时期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行动计划》,常态化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完善优秀人才成长培育机制,健全科研人才阶梯式培养体系,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推动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