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传真】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来源: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全国“两会”在春的序曲中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副校长温涛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数学与统计学院陈贵云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为民愿发声,为发展献计,赴京出席盛会。校园网将根据媒体采访报道情况,推出“两会传真”专题,分享学校代表、委员的“声音”,聆听新时代民生的福音,共同期待美好愿景的实现。

                                                                            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转自《人民日报》( 2019年3月7日报道 )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是重要发力点。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代表介绍,2018年,长江重庆段干流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的比例为90.5%。“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关闭搬迁256家重污染企业,主城区基本实现没有燃煤电厂、没有燃煤锅炉、没有化工厂、没有钢铁厂、没有水泥厂和烧结砖瓦窑。”

 

谢德体: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9年3月7日报道 )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应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谢德体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10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均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兴农助农惠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聚力“三农”问题这一短板弱项,适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先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规划了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政策措施等。

谢德体说,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带来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供给不平衡,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心态,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急剧增加,在家劳动力严重匮乏,老弱妇孺留守造成农村“空巢化”,大量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生活和社会服务缺失,农民缺乏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部分农户家庭被动回归到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空心化”,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趋加剧。

他表示,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困局,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下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也是新时代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更应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防止农村人力资源过度流失,鼓励农民工自愿返乡创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

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谢德体教授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在于坚持农民作为战略落实落地过程中建设、治理、受益的主体地位,其关键在于提升农民干事兴业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村民共同出资、出力重修家谱、村史、乡风等公共议事和集体行动重塑思想文化认同,使全体农民意识到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责任,激发全体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彰显农民的主体地位。形成乡村振兴内生力量协同机制,奠定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防止乡村引入外部力量参与建设、投资、扶贫等行为破坏村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谢德体代表: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 各种产业要互相融合发展

——转自《重庆晨报》( 2019年3月9日报道 )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

谢德体认为要利用农业有效发展空间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及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需要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谢德体说自己调研发现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存在包括产业融合度依然较低主要产业还依然保持生产加工销售各自为阵的传统方式农产品加工以低端产品为主产业链短等现象

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各地推出的乡村旅游形式主要内容围绕赏花采果吃农家饭展开同质化现象普遍

谢德体建议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住宿业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与农业产业联系紧密的乡村旅游。

 

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让快递小哥更有获得感

——转自华龙网( 2019年3月9日报道 )

你的生活还离得开快递吗?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快递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快递员虽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却难以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社会的尊重,快递员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尤为突出。”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建议促进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

数据显示,自2014年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快递员总数量已经突破了300万人,快递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行业。

但同时,谢德体也注意到,快递行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快递员难以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社会的尊重,获得感不强。除购物快递之外,外卖快递、众包快递等新模式超出了传统快递行业的范围,形成了新的行业规则和行业规范,而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跟上,潜藏诸多社会问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处罚往往带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些都是缺乏劳动合同保护所造成的。

“虽然快递员收入较制造业农民工更高,但这主要是源于超长的工作时间,如果按照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水平并不高。”谢德体表示。

在部分快递公司内部,还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奖惩体系,“以罚代管”成为部分快递企业的通病,特别是在快递企业的中下层,对出现工作失误和客户投诉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罚款和扣奖金等经济手段。

此外,快递员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社会风险,包括违章骑行电动车、非法贩卖个人信息、非法侵害客户等等,这些社会风险往往因为快递员工作流动性强导致防范难度增加。

为此,谢德体建议政府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快递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快递从业人员职业保障,加强快递从业人员城市融入感。

同时,推进快递行业的立法工作刻不容缓,亟需加快树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行业规则和行业规范。

“提高不同类型、不同公司的快递员劳动合同签订率,能避免劳动纠纷引发的社会问题。”谢德体称,在确保收益的前提下,还要保障快递员的工作时间不严重超时,加强权益保护,提高工作的满意度,改变“以罚代管”的管理体制。

 

谢德体代表:构建农村垃圾长效治理机制

——转自人民网(2019年3月9日报道

“各地启动了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建议构建农村垃圾长效治理机制。

谢德体指出,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农村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农村地区因为垃圾分类体系的缺失,以至于无论是可回收利用的、易腐易烂的、有毒有害的等等垃圾通通混杂在一起,垃圾量持续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收运处理压力将日益增大。此外,在农村垃圾治理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措施,对引进企业监督和管理乏力,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谢德体呼吁,构建农村垃圾长效治理机制。尽快建立农村垃圾分类体系,出台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对农村垃圾实行“二次四分”的垃圾分类规范。即第一次将垃圾按易腐和不易腐分成两类,易腐类垃圾多为有机垃圾,引导农民喂养牲畜或堆肥还田再利用。第二次将不易腐类垃圾按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和其他再分成三类。办法实施初期可实行户集,村社保洁人员负责分类,待宣传引导和农户的垃圾分类容器到位后,再实行户集户分类。

谢德体建议,要强化宣传教育,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手段,宣传到户,走进社区,落实个人。同时,垃圾分类教育更要走进学校,利用孩子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对家庭成员影响力大的特点,鼓励孩子带动家庭生活垃圾分类。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各种渠道,以丰富多样的媒介方式提高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特别要加大村委会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积极作为。

谢德体表示,为激发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在按照分类规范分类收集垃圾后,对于可再次利用的垃圾,镇乡可安排村社保洁人员或引进废品收购机构定期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回收,实现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制定分类补偿标准,实行有偿收集,给自觉分类收集垃圾的农户一定的补偿,费用可从农村垃圾减量运送费用中支付,以防止有毒有害垃圾可能引发的环境安全事故。

 

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转自人民法院报》(2019年3月10日07版)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已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七年。谢德体不仅是土壤学的专家,还是长江生态环境的守护者,近几年的全国两会,谢德体共提交了几十份建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又一次带来了关于长江保护立法的建议。谢德体说:“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未来长江流域既是重点发展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

2018年9月,谢德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长江经济带11+1省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他表示:“环境资源审判不能单打独斗,需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有必要,为今后沿江省市各级法院环境司法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重庆法院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谢德体给予充分肯定。2018年,重庆法院积极发挥审判执行职能,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209件。支持行政机关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审结检察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20件,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会同相关行政机关出台办法,促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万州法院打造“长江三峡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教育基地”,引导当事人在库区消落带种植中山杉1.5万余株,形成江上美景。

谢德体认为,我国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环境资源类案件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水平要求高,建议重庆法院着力打造出一支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环境资源审判人才队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司法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定期开展业务交流等,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治的新格局。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