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伊朗研究中心伊朗籍汉学家艾森(Ehsan Doostmohammadi)翻译的中文波斯文对照版《论语》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并得到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特别关注与积极宣传。此对照版《论语》不仅展现了孔子思想的深邃与广博,还通过精准流畅的翻译让波斯语读者直接领略这部经典的精神魅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加深了中伊两国之间文明交流互鉴。报道节选如下:
在人类思想家的璀璨星空,孔子无疑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作为儒家学派奠基之作,《论语》早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就已传入越南、朝鲜半岛、日本。16世纪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又将《论语》翻译为拉丁文,其后被转译为英文、法文等译文。据不完全统计,《论语》已被翻译成30多种外国语言文字。
为确保准确传递孔子思想,艾森决定从中国古文原文直接翻译成波斯文。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挑战。“我的翻译生涯,是从翻译《黄帝内经》开始的。《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理论和文化体系的支柱,是探索中医悠久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该书长期以来没有波斯文译本。我倾注5年时间,研读翻译《黄帝内经》,此外还翻译了不少政治和文学类书籍。”艾森说。
有了之前的翻译基础,艾森投入到《论语》原文的研读和翻译中,他与中国波斯语专家密切合作,经过无数次讨论交流,细致剖析儒家思想中核心术语的深刻意蕴与翻译策略。“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温、良、恭、俭、让等词汇,首先要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的哲学内涵,其次要在波斯语中寻找词句进行精准表达。”经过近两年努力,艾森与中国专家开展的跨国学术合作取得成果,他用准确、地道的波斯语完成了《论语》的翻译工作。
据悉,中文与波斯文对照版《论语》出版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项目由学校伊朗研究中心伊朗籍汉学家艾森担纲翻译工作。此前,艾森还多次深度参与并成功完成了多个国家级出版项目,让不同文明在相互欣赏中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铺设了坚实的文化基础。2023年,艾森荣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扩展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