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讲坛】景观生态学:历史、现状、展望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  文字:唐强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田丽

题  目:景观生态学:历史、现状、展望
时  间:12月15日(星期五)9:00
主讲人:邬建国
地  点:地理科学学院101会议室
主办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
    邬建国,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命科学学院和全球可持续性科学研究所“院长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性科学。现任国际著名期刊Landscape Ecology主编,兼任多个国内国际期刊编委。1997年获中国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称号,曾任美国⽣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席(1999-2000),IGBP研究计GCTE项目Task2.1.4研究组负责⼈(1997-2002),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学术年会主席(2001),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1-2004),美国环境保护部⽣态学项目科学顾问(2004-2005)。2006年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杰出国际合作奖”;200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AAAS Fellow);2009年当选Leopold Leadership Fellow;2010年获美国景观生态学会“杰出景观⽣态学家奖”;2011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2012年获美国景观⽣态学会“杰出服务奖”;2016年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年优秀服务奖。2019年当选美国生态学会会士。
讲座简介:
    邬建国将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概括为五点:景观异质性(heterogeneity)、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尺度(scale matters)、基底(context matters)和文化(culture matters)。他指出景观的异质性是无处不在的,强调了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和配置)的重要性,以及景观格局与尺度的紧密关联关系,景观格局因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人认为景观生态学是尺度的科学,也有人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空间异质性的科学,邬建国教授指出这些都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因为背景(context)和文化(cultural)也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