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度科研工作盘点


来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文字:解宜原、林志明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编者按:2022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系统组织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全校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和方向,科学谋划、改革创新、联动协同,聚力引领学科发展、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发展,科学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学术科研发展硕果累累。现开设专栏对2022年学校各科研单位创新举措和实绩实效进行报道。

 

砥砺奋进 春华秋实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心聚力谱华章

 

    2022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学院集中学科优势、聚焦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基础科学研究,助力信息产业融合,推动先进行业集群发展,取得系列显著科研成果。

    加强科研学术交流,提升学科研究能力。为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学科前沿领域国际合作,学院切实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和承办学术会议,旨在推动学术发展,活跃学术氛围, 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践行科技强国战略。坚持开展“专家学术讲座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11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学术前沿课题,交流科研经验,开拓科研视野;承办“智能系统控制与优化研讨会” 学术会议,聚焦专业前沿,紧跟社会需求;举办“1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智能健康IEEE Fellow讲坛”学术活动,交流智能健康领域科学问题,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团队人才培养。学院不断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动能,依托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聚合科研平台资源,保障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地高效有序开展。同时,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立足科技前沿,积极申报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旨在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科学城建设,提升成渝地区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项目的能力,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此外,学院围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实施西南大学“聚贤工程”计划,精准的引进各类人才3人次,推动团队成员聚焦方向,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提升学术骨干科研能力,培育标志性成果,积极开展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申报,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次。
    立足基础科学研究,开展原创科技攻关。学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做出的坚持“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强化基础研究,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极规划和开展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解基金项目申报要点,分享相关经验,交流申报心得。不断组织并举办校企科研合作会议,交换双方需求,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如立项高压电动机节能控制系统研发项目(研发经费达400万)。同时,学院立足基础科学研究,助力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成果转化,成果显著。情感计算团队科研成果助力公安部门侦破案件。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4项,项目总经费达1108万,荣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单位)、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在领域内顶级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系列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6篇,包含T类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包含国际发明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