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22年度科研工作盘点


来源: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  文字:曲存民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编者按:2022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系统组织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全校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和方向,科学谋划、改革创新、联动协同,聚力引领学科发展、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发展,科学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学术科研发展硕果累累。现开设专栏对2022年学校各科研单位创新举措和实绩实效进行报道。

 

心系三农 顶天立地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科研再创佳绩
 

    2022年,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学术科研成果水平持续提升。
    注重品种培育与配套技术研发,加快种业创新基地建设。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保障。学院加快生物育种与产业化力度,突破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方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品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油菜和马铃薯顺利通过专家论证,成为“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二期进驻物种。学院培育农作物新品种7个,其中水稻国家审定品种1个;高油酸油菜品种“康油3号”和“渝油38”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渝油55”入选重庆市突破性绿色新品种,“渝薯198”“渝红心98”和“缙云薯1号”入选重庆市镉低积累薯类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渝油28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和“稻-油机械化垄作直播技术”入选2022年重庆市主推技术,为促进粮油增产增收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育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北碚市级农作物品种测试与特性鉴定基地(水稻、玉米、油菜、薯类、麦类、大豆)获批重庆市第一批市级品种测试与特性鉴定基地,西南大学市级油菜种业创新基地、水稻种业创新基地和薯类种业创新基地入选重庆市第一批种业创新基地。
    不断强化“科研强院”,充分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学院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提高学院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发挥原创引领的重要作用。2022年获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包括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并首次获得外国青年学者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The 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Plant Journal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成功研发全球首张油菜液相育种“芯片”,被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道;积极开展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申报,获批“神农青年英才”1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名。
    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学院优势,联合多方资源,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加强与地方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其间,与梓潼县、潼南区、江津区、内江市政府及重庆粮油集团、内江市路桥集团、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新增市级科技特派员1名,江津区乡村振兴战略智库专家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