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僧讲坛】哪一个哈姆雷特--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来源:   |  文字: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文学院名师讲坛


题       目:哪一个哈姆雷特--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主  讲  人:高建平 研究员
时       间: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19:00
地       点:文学院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高建平,江苏扬州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原国际美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画境探幽》(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瑞典Almqvist&Wiksell International Press、安徽教育出版社)《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美学的深度与宽度》(商务印书馆)等著作,译有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等。主持编译多种丛书和译丛。在《国际美学年刊》、《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杂志上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


讲座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界都熟悉一句话,在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复杂性。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个"你选哪一个哈姆雷特"的问题。有关文学意义的作者中心主义,在欧洲是19世纪形成的。20世纪对作者中心主义的批判,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职业化有关。从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文学批评的理论几经变化,然而,所有这些理论都具有一种使批评家与作者和普通读者区分开来的理论追求。批评家与作者和普通读者,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理论,还是要回到常识的立场上来。从作者的意图,到文本的意义,再到读者的意味,具有相关性和连续性。文学本质上仍是一种意义和情感的传达活动,中国古人的"以意逆志"的阅读,试图与作者的意图相沟通,或者说,在心中有作者在场的情况下,对作品所可能具有的意义的选择,仍应是文学阅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