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讲坛】校科协学术报告


来源:   |  文字: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

校科协学术报告


报  告  一:光电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
报  告  人:马  晶  教授
时       间:2018年7月7日上午10:00点
地       点:29教(半月楼)109教室
主办单位:校科协,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马晶,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首届南京青年科技创新奖,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等荣誉。
马晶教授分别于1992和1995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学位。1998-2000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在日本歧阜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2005年任南京大学副教授,2005年7月起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报告内容:
        研制在外部电、光、热等激励下,产生响应的功能性分子开关是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其关键在于精确模拟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响应。实验制备电场响应的开关分子膜的难点在于如何制备低覆盖度且排列有序的表面分子膜。通过电场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马晶教授设计了电响应的长/短链混合排列的表面单层分子膜,预测这类混合链分子膜不仅可以有序成膜,而且可实现长链分子构象的开关变化。与实验课题组紧密合作,马晶教授课题组成功制备出两种有应用前景的混合长/短链覆盖的电响应开关表面。最近,马晶教授还设计了具有良好光吸收、储能和光电响应性质的二维砷基拓扑绝缘体材料以及各类新型电池材料。

 

报  告  二:复杂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报  告  人:黎书华  教授
时       间:2018年7月7日上午10:40
地       点:29教(半月楼)109教室
主办单位:校科协,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黎书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2008年获亚太地区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Pople Medal”,2009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及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7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现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理事,亚太地区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理事,国际理论化学物理协会理事。
黎书华教授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获得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0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02年起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报告内容:
        针对大分子体系和周期性凝聚相体系的电子结构和性质计算,黎书华教授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其发展的基于能量分块的方法中,大分子体系或者分子晶体的基态能量可以直接通过计算一系列较小的子体系获得。该方法已经广泛地用于生物大分子、超分子体系以及凝聚相体系的量子力学计算,可以预测生物分子的结构、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过程、分子晶体的振动光谱和VCD光谱等,极大拓展了精确量子化学计算的应用范围。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黎书华教授最近还发展了一种活化硼-硼键的新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