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接触视野下“汉语”一词的形成与演变
时 间: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9:00
主讲人:吕军伟
地 点:雨僧楼(第1教学楼)101报告厅
主办单位: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吕军伟,厦门大学文学博士(语言学),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语言接触、语言符号理论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讲座简介:
“汉语”一词在多民族、多语言接触之中形成且不断演变。“汉语”始见于东汉,意为“汉人所说的话”,南朝时佛经翻译奠定其基本义“汉人的语言”,并转为自称。“汉+语”于六朝后经双音节化凝固成词,并在范畴化及转喻机制作用下先后演变出十个义项,且由语言义生成文字义,由名词活用为动词,由族群语言义扩大到国家语言义,语料及数据显示87.36%用例为与外族外语对举并用。语言接触、族群和语言意识觉醒以及族群融合是“汉语”形成及演变之主要动因。汉语通过吸收印欧语、阿尔泰语和其他汉藏语之成分及规则等形成多元融合体,具有多元、包容及开放等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