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一片稻田,站立三尺讲台,心系粮食安全,培养“三农”英才。坚守初心、身正为范、劝课农桑、躬耕田野。
—— 题记
何光华教授2001年于西南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水稻育种工作,22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党员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科学研究、精心教书育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水平高超,业务能力精湛,是一名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同志、好老师。先后获得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重庆市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三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首届杰出青年基金、重庆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等称号。
坚守初心 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党育人”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育才”就是要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何光华教授从教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认为“人才”二字由“人”和“才”构成,“人”在前、“才”在后,先成“人”、再成“才”,只有成为了合格的“人”和“才”,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党的教育宗旨。始终充满热情地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将严谨的科学态度、默默的奉献精神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日常工作和具体实践中,激发学生在科创实践中树牢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农爱农、扎根农业科研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出以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陈新龙和“省级人才”张婷为代表的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科学子。在何光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新龙先后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6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4项,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电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川渝双城青才“勇于创新创造先锋”(重庆市典型代表)和重庆市普通高校三好学生等各级荣誉奖项近40项。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张婷现已成为重庆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是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身正为范 高尚师德浸润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的回信中寄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从教20多年,何光华教授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多门课程,学生成千上万,直接指导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已约120名,桃李天下。
教书先育人,对于学生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的树立,何光华教授以自己成长经历的几个关键词“爱国、梦想、努力、团队、感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诫同学们:“只有不断奉献,辛勤付出,才能让科研结出丰硕的成果;只有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时刻保持家国情怀,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农业人才。”他常向学生说只有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掌握的知识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只有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何光华教授在全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寄语同学们:想要成功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很少;想要躺平的人很多,但真正躺赢的人很少。有人说,成功5分靠父母、5分靠朋友。他认为,成功5分靠父母、5分靠朋友,剩下的90分要靠自己的努力。你若努力奋斗,今天将是你新的起点;你若松懈怠慢,今天将是你人生的巅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袁隆平院士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是西南大学的杰出校友,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何光华教授也是从事水稻研究的学者,了解许多袁隆平故事,在学院《我来讲袁隆平故事》中带头率先讲袁隆平故事,发扬袁隆平精神。何光华教授担任学院院长期间为发扬隆平精神,建立了隆平实验班,形成“一核两翼三维四融五育”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设立了袁隆平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他培养的学生包揽了历届袁隆平奖学金特等奖。其中,博士研究生张婷获得了袁隆平院士亲自为她颁发的首届袁隆平奖学金特等奖。张婷博士认为,获得奖学金是袁隆平精神传承的一种体现:袁隆平院士将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传承给了她的导师何光华教授,而何光华教授又将这种精神传承、弘扬到了一届又一届的农科学子。而现在,张婷同志已成为一名优秀青年老师,她秉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理想信念,成为了袁隆平精神的新一代传承者。
劝课农桑 求真务实引育学生
何光华教授虽然在科研及团队工作中繁忙穿梭,却也兢兢业业致力于本科教学。在教学工作中,他治学严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随时增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讲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好。坚持为本科生开设《农学专业导论》、《作物育种学》、《水稻育种学》、《现代作物研究进展》课程,以丰富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理论,展示农学学科和农学专业的重要作用、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科专业,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受学生欢迎,其领衔的《作物育种学》获批全国“一流本科课程”。
担任学院院长期间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农科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建立了“农科双创人才培养 3+3 新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志趣分类培养,强科研以探索科学奥秘,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实现“顶天”教育;兴创业促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立地”教育。农学专业由此被确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且近5年连续被评为7星级专业。
教书育人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认识、了解“三农”,引导学生胸怀农业、情系农村、心系农民,进而树立服务农业的立项信念,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数据,当大家在避暑、乘凉时,他冒着40°酷暑坚守在田间,特别是2022年夏天连续40余天高温,没有休息,坚持在田间教学第一线。
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科学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以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长和傲人成绩。培养出以博士研究生张婷、游静和庒慧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后备人才。张婷在水稻侧生器官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在PNAS,The Plant Cell(2篇),New Phytologist等多个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现已成长为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游静在何光华教授的悉心培养下,游静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身份在The Plant Cell和New Phytol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庄慧先后在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并荣获了多个学术和个人荣誉。何光华教授还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含弘杯”、“挑战杯”,取得优异成绩。指导的田晓庆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重庆赛区特等奖,王秋实获得第十届三等奖。
在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中,毕业后坚持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博士研究生桑贤春、李云峰、王楠、张婷等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在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成果多篇,获得了省市级等一系列人才称号;博士生李平、任德勇、马玲等进入国内其他科研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成果多篇,得到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和重视;硕士研究生王增长期奋战在水稻育种一线,获得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博士研究生路遥、方立魁等在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为服务地区三农问题贡献了重要力量。
守望稻田 践行科研报国使命
脚踏大地倾注水稻。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重要嘱托,二十余年来,一直坚持在水稻新品种培育的最前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守望农田,以粮食安全为己任,创造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杂交品种。利用诱变技术获得了2000余份水稻变异材料、通过MAS法构建了3套单片段代换系(SSSLs),获得含多个优良自然变异基因的SSSLs 1000余份,先后创制不育系17个和恢复系19个,选育新品种40个通过审定(5个国家审定)。水稻品种“富优1号” 通过了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三个片区国家审定和海南、重庆审定,10次区试中5次产量排名第一、3次第二;2003-2021年南方稻区统一试验国审杂交籼稻品种725个中,同时通过3个片区审定只有6个,富优1号平均增产率列6个品种第一位(增产8.46%);长江中下游统一试验国审中籼迟熟组308个杂交籼稻品种中,唯有富优1号区试增产超过10%(增产10.26%);也是重庆市直辖以来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西农优1号” 重庆市连续三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均表现第一位,在重庆市高产示范平均亩产达到804.98kg;“西农优30号”是重庆市第一个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的国审品种;最新选育品种西大9优727抗稻瘟病(3级)、产量高(增产11.5%)、米质优(3级),所有试验点均增产。由于选育品种增产幅度大、适应范围广、抗高温伏旱、稻瘟病抗性强等优点,先后被重庆、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列为主导品种,两次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导品种,累计推广近1亿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品种选育成果2007和2012年两次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思路攻克难关。高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团队提出了“多花小穗”这一全新的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策略。每穗粒数是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之一,小穗内小花数目也是影响每穗粒数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正常水稻小穗只有一个可育小花/籽粒。“3花小穗”认为水稻两个护颖是由两个侧生小花退化而来,原始水稻小穗可能由三个小花构成,团队率先解析了LF1起始小穗侧生小花的分子机制,证实了“3花小穗”假说,明确了一个水稻小穗可以同时结3个籽粒的科学基础;进一步分离了NSG1基因,揭示了调控护颖(侧花)特征发育的分子机制,明确了通过分子设计实现有育种价值的“3花小穗”的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分别在PNAS 、The Plant Cell等上发表,首次提出的通过培育“3花小穗”品种大幅提高每穗粒数的高产新途径受到广泛关注。水稻小穗发育分子机制获得重庆市2021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
勇往直前团队建设。“要想走的快,你就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你就一群人走”,何光华教授是这样给同学们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心系团队发展、关心团队成员。各项工作都需要大团队的通力协作,方可干大事,出大成果。2001年领衔成立了“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和努力,形成了如今基于水稻基因功能解析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也由当初的3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人。团队始终重视学风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坚持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学风、活跃的思想和团结的作风。形成了恪守科学道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学术氛围,建立起了一支以青年为主体、献身科研、组配合理的稳定研究队伍,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团队成员中,先后培养了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3人,2010年获得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016年获得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作物重要性状基因功能解析及应用创新团队”,2021年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何光华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支撑计划、行业专项、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主研项目4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30项,选育品种40个,创制新亲本27个,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在包括《PNAS》、《The 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在内的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