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僧楼”,以吴宓先生的字命名。吴宓,原名玉衡,字雨僧,中国现代著名的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原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历史系、汉语言文学系教授。本楼落成于1954年,总面积4825㎡,现为文学院使用。
“兰华楼”,以郑兰华先生的名字命名。郑兰华,原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二级教授。本楼落成于1954年,总面积7466㎡,原为化学化工学院大楼,2021年装修改造,现为西塔学院使用。
“绩镛楼”,以甘绩镛先生的名字命名。甘绩镛,字典夔,原川东师范学校校长。本楼分前楼、后楼,前楼落成于1955年,总面积5331㎡,现为国家治理学院使用;后楼落成于2007年,总面积5083㎡,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使用。
“咏修楼”,以高显鉴先生的名字命名。高显鉴,字咏修,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首任院长。A栋落成于1956年,总面积2502㎡;B栋原为出版社使用,落成于1999年,总面积2610㎡,现为新闻传媒学院使用。
“咏修楼”,以高显鉴先生的名字命名。高显鉴,字咏修,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首任院长。A栋落成于1956年,总面积2502㎡;B栋原为出版社使用,落成于1999年,总面积2610㎡,现为新闻传媒学院使用。
“弘礼楼”,本楼落成于2010年,建筑面积12643㎡,现为外国语学院使用。
“师元楼”,寓意“教师之源”。本楼落成于2011年,建筑面积8308㎡,现为教师教育学院使用。
“修业楼”,本楼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3592㎡,现为教师教育学院使用。
“敬德楼”,本楼落成于2001年,建筑面积14564㎡,现为公共教学楼。
“荟文楼”,取“荟萃人文”之意。A栋落成于1993年,建筑面积17188㎡,现为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文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等单位使用。B栋落成于2004年,建筑面积6595㎡,现为公共教学楼。
“荟文楼”,取“荟萃人文”之意。A栋落成于1993年,建筑面积17188㎡,现为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文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等单位使用。B栋落成于2004年,建筑面积6595㎡,现为公共教学楼。
“田家炳教育书院”,以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名字命名。本楼落成于2000年,由田家炳先生捐资兴建,总面积15049㎡,现为教育学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等单位使用。
“弘学楼”,寓意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本楼落成于2021年,建筑面积11180㎡,现为数学与统计学院使用。
“立惠楼”,以谢立惠先生的名字命名。谢立惠,物理学、电子学家,教育家,我国最早雷达实验的参与者,原西南师范学院首任院长。本楼落成于1984年,建筑面积9888㎡,现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使用。
“白南楼”,以施白南先生的名字命名。施白南,著名鱼类学家及教育家,原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本楼落成于1986年,建筑面积7451㎡,现为生命科学学院使用。
“至美楼”,取自美术学院院训“崇德树艺、坤厚至美”。本楼落成于2003年,建筑面积11866㎡,现为美术学院使用。
“求实楼”,取自科学家精神之“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本楼落成于2019年,建筑面积39114㎡,现为化学化工学院、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使用。
“漱溟楼”,以梁漱溟先生的名字命名。梁漱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原勉仁文学院哲学系创建人和系主任,后来勉仁文学院于1950年并入原西南师范学院。本楼落成于1954年,建筑面积3248㎡,现为国家治理学院使用。
“弘行楼”,寓意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
“厚乐楼”,取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乐”通“悦”,取自易经中的兑卦。A栋落成于1996年,建筑面积5555㎡,现为学校音乐厅和音乐学院教学楼使用。B栋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6365㎡,现为音乐学院使用。
“厚乐楼”,取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乐”通“悦”,取自易经中的兑卦。A栋落成于1996年,建筑面积5555㎡,现为学校音乐厅和音乐学院教学楼使用。B栋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6365㎡,现为音乐学院使用。
“行健楼”,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本楼落成于2014年,建筑面积4127㎡,现为体育学院使用。
“弘智楼”,寓意弘扬科学家精神之“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本楼目前在建中,建筑面积74436㎡。
“实德楼”,A栋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955㎡;B栋落成于1965年,建筑面积4995㎡,现为材料与能源学院使用。
“实德楼”,A栋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955㎡;B栋落成于1965年,建筑面积4995㎡,现为材料与能源学院使用。
“润心楼”,取自教育家精神之“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约为8322㎡,现为心理学部使用。
“启智楼”,取自教育家精神之“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约为8969㎡,现为地理科学学院使用。
“明德楼”,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29931㎡,现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使用。
“弘诚楼”,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14342㎡,现为公共教学楼。
“弘信楼”,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6544㎡,现为公共教学楼。
“弘义楼”,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6829㎡,现为公共教学楼。
“伴月楼”,因该建筑的形状为半个月亮而谐音命名。本楼落成于2007年,建筑面积12667㎡,现为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实验室使用。
“阳初楼”,以晏阳初先生的名字命名。晏阳初,著名平民教育家,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院长。本楼落成于2004年,建筑面积31675㎡,现为水产学院、动物医学院、计算机生物化学类公共实验室使用。
“兆畦楼”,以陈兆畦先生的名字命名。陈兆畦,植物学家,原西南农学院教授。本楼落成于1998年,建筑面积5443㎡,现为公共教学楼。
“弘勤楼”,本楼落成于2000年,建筑面积12379㎡,现为公共教学楼。
“同庆楼”,以蒋同庆先生的名字命名。蒋同庆,著名蚕学家,原西南农学院教授。本楼落成于2004年,建筑面积15586㎡,现为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使用。
“书楠楼”,以蒋书楠先生的名字命名。蒋书楠,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科创始人、著名昆虫学家,原西南农学院教授。本楼落成于1958年,建筑面积5505㎡,现为植物保护学院使用。
“逸夫楼”,以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的名字命名。本楼落成于2006年,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建筑面积19727㎡,现为资源环境学院、动物医学院使用。
“含弘楼”,取自学校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本楼建筑面积5421㎡,规划为含弘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使用。
“弘朴楼”,本楼落成于1983年,建筑面积9386㎡,现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使用。
“明辨楼”,取自《四书》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楼落成于2004年,建筑面积10851㎡,现为法学院和公共教学楼使用。
“弘忠楼”,本楼落成于1986年,建筑面积4550㎡,现为食品科学学院使用。
“弘实楼”,本楼落成于1987年,建筑面积6528㎡,现为食品科学学院使用。
“世俊楼”,以李世俊先生的名字命名。李世俊,农学家,原西南农学院院长。本楼落成于2000年,建筑面积11318㎡,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院使用。
“博学楼”,取自《四书》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楼落成于1984年,建筑面积5495㎡,现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使用。
“隆平楼”,以袁隆平先生的名字命名。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校杰出校友。本楼落成于2017年,建筑面积22706㎡,现为农业科学研究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使用。
“蚕学宫”,取“稷下学宫”之意,因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此命名。本楼落成于2012年,建筑面积8481㎡,现为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使用。
“天予楼”,以王天予先生的名字命名。王天予,学校纺织学科奠基者,原西南农学院教授。本楼落成于1990年,建筑面积1771㎡,现为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使用。
“荟贤楼”,寓意“荟聚贤能贤达”。本楼落成于2015年,建筑面积24990㎡,现为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使用。
“棉研楼”,因80年代学校为支持学院经济作物研究而建命名,棉花系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本楼落成于1986年,建筑面积1749㎡,现为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使用。
“弘新楼”,寓意弘扬科学家精神之“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本楼落成于2021年,建筑面积31491㎡,现为工程技术学院使用。
“勤学楼”,取自教育家精神之“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本楼落成于2012年,建筑面积4072㎡,现为动物医学院使用。
“笃行楼”,取自教育家精神之“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本楼目前在建中,建筑面积11994㎡。
“行署楼”,因建筑为原川东行署旧址所在地而命名。本楼分A、B两栋,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分别为3309㎡和1996㎡,现为学校党政领导和部分机关部门使用。
“行署楼”,因建筑为原川东行署旧址所在地而命名。本楼分A、B两栋,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分别为3309㎡和1996㎡,现为学校党政领导和部分机关部门使用。
“同心楼”,取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同德”之意。本楼落成于2000年,建筑面积1185㎡,现为党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使用。
“文俊楼”,以何文俊先生的名字命名。何文俊,原西南农学院教授,四川省植物保护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本楼落成于1966年,建筑面积16078㎡,现为机关部门使用。
“八一楼”,本建筑为20世纪50年代初,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机要学校、总参51研究所旧址。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入门中央上方嵌“八一”军徽。本楼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1463㎡,现为研究生院使用。
“厚生楼”,取“厚爱学生”之意。本楼落成于2017年,建筑面积6422㎡,现为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使用。
“文华楼”,取“弘文励教、含英咀华”之意。A栋本楼落成于1955年,建筑面积3287㎡,现为部分文科研究中心等使用;B栋落成于1955年,建筑面积4266㎡,现为社会科学处和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使用。
“文华楼”,取“弘文励教、含英咀华”之意。A栋本楼落成于1955年,建筑面积3287㎡,现为部分文科研究中心等使用;B栋落成于1955年,建筑面积4266㎡,现为社会科学处和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使用。
“紫藤苑”,因种植紫藤花而命名。本楼落成于1982年,建筑面积783㎡,现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使用。
“紫云楼”,因紧邻紫藤苑而命名。本楼落成于2013年,建筑面积14817㎡,现为国际学院使用。
“中心图书馆”,因建筑位于校区中心位置而命名。本楼落成2013年,总面积37213㎡,现为图书馆使用。
“弘文楼”,取自唐代设立的“弘文馆”,“弘文馆”主要职责是收藏图书、教授生徒,是当时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本楼分A、B两栋,A栋落成于1966年,建筑面积5563㎡,B栋落成于1989年,建筑面积8907㎡,现为图书馆使用。
“弘文楼”,取自唐代设立的“弘文馆”,“弘文馆”主要职责是收藏图书、教授生徒,是当时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本楼分A、B两栋,A栋落成于1966年,建筑面积5563㎡,B栋落成于1989年,建筑面积8907㎡,现为图书馆使用。
“崇实图书馆”,寓意“崇尚科学、实事求是”。本楼落成于1986年,总面积7981㎡,现为图书馆使用。
“光大礼堂”,取自学校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本楼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2069㎡,现为学校礼堂。
“鉴知楼”,取“鉴往知来”之意,取自“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楼落成于2016年,建筑面积28567㎡,现为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使用。
“光炯楼”,以侯光炯先生的名字命名。侯光炯,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楼落成于1957年,建筑面积844㎡,现为侯光炯纪念馆。
“君展楼”,以劳君展女士的名字命名。劳君展,居里夫人的唯一中国女弟子,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本楼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746㎡,现为校医院使用。
“作孚楼”,以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先生的名字命名。本楼落成于1951年,总面积2467㎡,现为文学院、国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使用。
“说乎斋”,取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本楼栋落成于1988年,总面积860㎡,现为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使用。
“永青楼”,以张永青先生的名字命名。张永青,原西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本楼落成于1989年,建筑面积782㎡,现为地理科学学院使用。
“润德楼”,本楼落成于1977年,建筑面积1777㎡,现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
“厚德楼”,本楼落成于1982年,建筑面积3509㎡,现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
“恒德楼”,本楼落成于2010年,建筑面积1358㎡,现为生命科学学院使用。
“懿德楼”,本楼落成于2011年,建筑面积5125㎡,现为生命科学学院使用。
“干训楼”,因建筑主要用于干部培训使用而命名。本楼落成于1983年,建筑面积7611㎡,现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
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主要位于桃花山生活片区(北区)、黄树村生活片区(南区),因而分别命名为“桃花山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黄树村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
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主要位于桃花山生活片区(北区)、黄树村生活片区(南区),因而分别命名为“桃花山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黄树村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
“出版大楼”,因主要为学校出版社使用而命名。本楼落成于2019年,建筑面积39719㎡(含裙楼),现为出版集团、对外联络办公室、基础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学院等使用。
“博雅苑”,取“博览风雅”之意。本楼落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473㎡,现为后勤集团使用。
“禾丰楼”,取“庄稼丰收,富足繁荣”之意。本楼落成于2001年,整体建筑面积5958㎡。现为北区教职工食堂。
“金桂楼”,因建筑前栽种桂花树命名。本楼落成于1988年,建筑面积4297㎡,现为学校桂园宾馆。
“丹桂楼”,因建筑前栽种桂花树命名。本楼落成于2016年,建筑面积27602㎡,现为学校桂园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