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烛光

含弘教师团队——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中国近代史教师团队

来源:   |  文字:
编辑: 艾熠   |  审核:

中国近代史教师团队,团队所属一级学科为中国史,来自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主要负责人张守广教授,团队人数12人,主要事迹如下。

师德师风方面。中国近代史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持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近代史团队没有出现一例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

教育教学方面。中国近代史团队坚持教授上台讲课制度,团队五位教授每学年都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并进行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部分教授还面向全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程,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近代史相关课程的授课质量。2017年,潘洵教授主持的《成风化人:“五位一体”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20年10月,由潘洵教授领衔申报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在此基础上,团队申报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又于2021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名单。通过不断实践,团队教师精心凝练出与《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高度契合的红色精神、革命文化、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元素,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促进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此外,团队部分成员还开设了西南大学“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系列思政大课的首批开课课程《抗战精神》通识选修课,该课程面向学校全体本科生,开课以来共有200余名学生选修该课,受到广泛好评,在提升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科研创新方面。为充分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以教寓研、以研助教的总体目标,中国近代史团队非常重视提升教师的学术创新水平。团队成员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外交等各项领域,学术成果十分丰富,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包括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11项,共计16向,平均每年1.8项。另外,团队成员刘志英、赵国壮、谭刚等教授在国内外顶级刊物如《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和国外SSCI刊物Journal of Urban History上先后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可以说,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中国近代史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服务方面。中国近代史团队致力于学术成果服务国家及社会的现实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苦干》《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抗战影像志之重庆大轰炸》《大后方》《沧浪万里长》等纪录片的拍摄,服务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传承了抗战文化。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政府提供资政建议和决策参考,研究团队在推动学术观点转化为可操作性的资政建议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如《关于大力发掘和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的建议》《在重庆江北区黑石子规划建设重庆大轰炸纪念馆》《建议设立“侵华日军重庆大轰炸遇难同胞纪念园》等一批优秀资政建议先后得到了北碚区委和重庆市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此外,由团队成员推出的《重庆抗战遗址研究丛书》《抗战大迁徙丛书》《北碚文化丛书》和《抗战大后方分省丛书》等作品,为重庆市的社科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团队建设方面。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4岁,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33岁,青年学术骨干达67.3%。其中博士11人,占92%,均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教授5人,占42%,副教授3人,占25%,讲师4人,占33%。此外,团队成员中75%以上的成员都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为了带动团队青年教师的成长,团队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给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向他们传授先进的教学科研经验和方法,提高青年教师教研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尤其重要的是,团队紧密依托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研究平台——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打通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方位教师培育通道,保障了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使中国近代史团队成长为一支教书育人强、学术水平高的先进教师队伍。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