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0月25日电(陈雨)老龄群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的稳步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如何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重阳节来临之际,一起来听听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院长何健怎么说。
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何健认为,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既有来自主观层面的感受,又有对客观指标的评价。“主观层面的感受主要涉及过去与现在的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客观层面的评价主要来自对自身感受到的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价。”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源远流长的尊老爱老养老的文化理念,这让老人在幸福感和获得感上有了养老文化的支撑。”何健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迅速提升,居民的收入和家庭财富迅速增加,这也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何健认为,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的老年化事业取得了较好进展,目前,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扩展,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正在稳步提升。
要走出老龄化就是老化的误区 激活老年人潜力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区域处于老龄化社会。何健认为,目前,我国60岁老人超过2亿,65岁老人超过1.3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夯实全民普惠的养老体系基础,继续做强做实做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个支柱;另一方面,要走出老龄化就是老化的误区,进行观念创新,激活老年人的潜力,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延迟退休或自愿延迟退休等方面的政策内容。”何健说。
除了物质需求外,老年人还注重健康和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医疗护理与照料等需求,何健认为,应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创新和开发养老产业,全民推进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科技平台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还要加大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服务,特别是要推进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进街道、进乡镇,通过专业化的需求评估、资源链接,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何健建议。
老年人应退休不退群 多参与社区活动丰富老年生活
“要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作为老年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要主动想办法丰富自己的生活。要让自己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从而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愉悦。 ”何健说。
何健建议,老年人要多参与各种活动,比如,做义工、做志愿者、做慈善等等,要多走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心胸。“因为只有参与了,你才有机会学习新的知识。另外,要多走进社区,通过服务社区获得存在感,建议大家要退休不退群,这也是提高老年生活品质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