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团队成员在实验基地了解油菜新品种生长情况
|
怎样攻克甘蓝型黄籽油菜生产的世界性难题?怎样让养殖的淡水鱼更高产?西南大学作为一所在农业领域优势明显的高校,多个科研团队将成果应用于蚕桑、油菜、水产鱼、肉牛等领域,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11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对该校的3个科研团队进行了采访。
让蚕桑业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200多本泛黄的手册,记录着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研究记录,至今已有700多个家蚕遗传系统……在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全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的带领下,2003年,重点实验室团队绘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随后,又相继完成了精细图谱和遗传变异图谱绘制。
这些重要研究成果为阐明家蚕重要经济性状、挖掘重要种质资源、发展家蚕种质资源库、创制多用途遗传素材、提升精准育种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年后,向仲怀再次带领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桑树基因组的测序工作。“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应以现代科技为核心,构筑现代蚕桑产业的突破之路。”在向仲怀看来,现代蚕桑业不能固守“养蚕-缫丝-织绸”的单一模式,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建立新的技术体系,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四川南充的茶桑基地已成功开发出春桑茶、桑茶粉、药桑等五大类产品并规模化生产,让当地不少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培育出“渝黄系列”油菜新品种
甘蓝型油菜是在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油菜品种。在我国,甘蓝型油菜的种植面积约占油菜总种植面积的90%。
但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不稳和产量抗性不佳,是两大世界性难题。创建于1985年的、由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加纳教授领衔的油菜团队,2007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高校创新团队。
团队30多年来深入田间地头做科研,从未间断。“大家长期与农民同吃同住,重复着耕地、播种、栽苗、施肥、观察记载和配制杂交组合等工作。”团队成员卢坤教授告诉记者,大家常顶着烈日或雨水在田间工作七八个小时。收获后,又忙着做分析工作,挑选出株型好、抗病丰产的单株或材料。
通过在田间一株株地选、在实验室显微镜下一粒粒地看,团队收集了代表性甘蓝型油菜资源材料5000余份,创制育种资源新材料3万余份,自创了3种粒色量化方法,聚合高产、高油、广适、多抗等性状,培育出“渝黄系列”油菜新品种,解决了黄籽油菜遗传不稳定的世界性难题。
如今,“渝黄系列”新品种在我国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1亿多亩。“科技成果不能放在档案柜,而要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发展作贡献。”谈及此,李加纳颇为自豪。
突破罗非鱼基因组编辑技术
大大小小的鱼缸里,各色长江淡水鱼正在游弋。这里是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淡水鱼养殖实验室。
长江水系(含湖泊)里,纯淡水鱼有324种。作为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存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机构,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数十年里完成了长江上游多鳞白甲鱼等多种重要经济鱼类的基因组测序,建立相关数据库;开展了长吻鮠等数十种鱼类的移养驯化和人工繁殖,使其成为水产养殖名特优新品种。
营养代谢、免疫应激、温度适应性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像照顾初生的婴儿一样,精细地调控着实验室或试验基地的温度、鱼饲料等,定期记录着上百种鱼类的实验数据和变化。
团队还突破了罗非鱼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了与性别决定、配子发生、体色等经济性状相关的50多个突变体,从而培育出更优质、肥嫩、高产的罗非鱼品种,使罗非鱼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进行大规模基因编辑的养殖鱼类。
目前,团队已对10余种长江上游经济鱼类开展优良性状关键基因的发掘、验证和育种开发,大幅提升了经济鱼类养殖效率,助推我国水产产业升级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