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市政协委员赵玉芳: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教师

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不容忽视。

此次重庆两会,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赵玉芳根据自己的工作调研,对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了建议。

专门学校和特殊学校具有特殊性

“特殊群体的儿童青少年尤其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招收的学生,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学校招生对象不同,应该有相对独立的心理教育体系。”赵玉芳称,教育部《特殊学校暂行规定》里将特殊学校界定为“特殊教育学校是指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即招收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义务教育机构。

将于20216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的法律定位。

赵玉芳说,不管是特殊学校还是专门学校的学生,心理教育的需要内容乃至教育手段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教育体系。

以“心理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不论是教育部的文件还是学校的教育实践,都普遍使用“心理健康教育”。

实际上,早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从该界定中可以明确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健康”,而是‘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赵玉芳表示,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概念的变化,而是体现特殊群体心理建设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有利于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体系。

按照学校进行专业心理教师配备

目前,十部委文件《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教育系统以1:40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队伍。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一些超级中学来才能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

但是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往往规模很小,如重庆仅有的1所专门学校,在校生最大规模为50人。“没有专业心理教师的配备指标,所以完全无法开展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

对此,赵玉芳建议,教育管理部门根据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心理教育教师,保障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与社区联动心理教育

赵玉芳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不良的社区环境会极大削弱学校教育的成果。

对此,她建议建立“学校-社区”联动心理教育协同体系。一方面减轻学校心理教育资金和队伍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利于建立更加友好的社区环境,协同促进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