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假是科研工作攻坚克难、实现跃升的黄金时期,学校各研究团队正抢抓时间机遇,聚焦科技前沿,铆足干劲潜心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创新突破,奋力跑出科研攻关暑期“加速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学校推出“暑期科研‘加速度’”系列报道,将实时呈现学校师生暑期聚力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攀登跃升的昂扬风貌和丰硕成果,彰显学校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姿态、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
日前,心理学部毕重增教授与硕士研究生杨灿及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李子萱共同撰写的论文《对象中庸与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在《心理学报》2025年第9期公开发表。
研究以能充分反映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特点的中庸为主要变量,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社会善念,探究了互动对象的中庸与社会善念水平对人们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相互依赖理论,研究设置了三个逐渐挑战个体合作意愿的实验室情境,进一步考察了个体处于劣势地位时对象中庸与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互动对象中庸/社会善念水平越高,个体的合作行为越多;对象中庸能够放大社会善念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表明,中庸是在人际互动中独立于社会善念的有益因素,有助于增进社会善念的积极作用,促成并深化合作。研究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对于理解中国人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有重要意义。
此前,毕重增教授团队立足本土优秀文化传统,从个体人格与心理健康到人际互动,多方面探究了中庸心理与行为。团队未来将继续扎根中国文化,深入探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2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