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外国语学院文旭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揭示人工智能在人类复杂话语理解中的应用效果和机制


来源: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   |  文字:田亚灵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近日,外国语学院文旭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田亚灵撰写的论文《理解反讽话语:对ChatGPT-4o的全面考察》(Understanding ironic utteranc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ChatGPT-4o)在国际著名语言学期刊《跨文化语用学》(Intercultural Pragmatics上公开发表。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型能否准确理解涉及人类认知的复杂话语逐渐成为了一项关键挑战。反讽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极度依赖语境、文化和认知因素,对LLMs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以认知语用视角下的反讽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测试集,并设立人类实验对照组,全面考察了ChatGPT-4o在理解和处理包括言语反讽、情境反讽、视觉反讽和多模态反讽在内的多种反讽类型时所展现的优势与局限,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其表现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了模型在理解反讽话语时所倾向于依赖的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在涉及情境反讽、视觉反讽以及多模态反讽的理解任务中,人类被试与ChatGPT-4o均能达到完美的准确率。然而,当面对需要更复杂的情感语调把握和高级认知能力参与理解的言语反讽时,ChatGPT-4o表现出显著的局限性。此外,研究还探讨了影响ChatGPT-4o理解和处理反讽话语时的关键因素,并识别了模型在处理反讽话语时倾向依赖的主要机制。

研究的发现为提升人工智能系统处理复杂语用现象的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和发展路径。同时,研究也为语言学理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提供了启示。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如何将更复杂的认知与社会推理能力融入人工智能模型中,以提升其在理解复杂语言现象方面的表现。

论文链接:https://www.degruyterbrill.com/document/doi/10.1515/ip-2025-2004/html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