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教育部党组第三巡视组向学校反馈巡视意见以来,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落实。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过各单位通力协作、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巡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师生获得感显著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近日推出“整改见实效”系列报道,将集中彰显学校担当作为实效,为持续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果、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敬请关注!
学校紧扣教育部党组第三巡视组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面的反馈意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社区“三个第一”建设定位,推动打造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平安型“五型社区”,着力把育人“最后一公里”转化成“最先一公里”,打造成“最美一公里”,助力时代新人培育。

夯实党建引领“第一延伸”。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设学生园区育人服务中心副处级机构,制定出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改革学生社区特设党支部运行机制,优化支委会人员配置,制定落实《关于加强学生社区特设党支部建设的若干举措》,聚力提升组织运行实效。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团支部6个,强化党建带团建、党团一体育人。开发启用“西小办”接诉即办平台,组建职能部门工作专班,严格执行“双轨并行、闭环落实”运行机制,有效帮助解决学生身边“大事小情”。

建强队伍协同“第一阵地”。制定出台《育人力量入驻学生社区实施方案》,有力推动领导、思政、专业、管理、服务、朋辈“六支力量”深入学生社区。举办“校领导社区接待日”,认真听取回复学生意见建议。高标准建设15个辅导员寝室,开展驻楼辅导员选拔、培训,首批人员顺利入住。建成3个辅导员社区工作站,试点运行辅导员在学院、社区办公“4+1”双轨制。组织落实辅导员“每周一访、每月全访”,开展“辅导员园区面对面”7期。近20个辅导员工作室、科技小院挂牌入驻学生社区。召开学工、后勤、保卫等部门社区育人工作联席会4次,切实加强工作联动与协同。

擦亮素养提升“第一窗口”。强化“五育并举”内容供给,常态化举办“园区学霸说”“拾光电影铺”“新农人大讲堂”“我当一天宿管员、餐管员、交管员”“就业服务进园区”等活动,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推进“青+空间”全覆盖建设,优化功能配套,全年服务师生2.5万人次。推进寝室文明提升行动,加强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落实“每周一查、每月一评”和“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制度,定期开展宿舍消防逃生演练。优化园区宿舍命名,提质宿舍澡水、洗衣等生活服务,升级园区景观环境,持续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