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共产党西南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5月召开,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将在全面总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学校下一阶段发展路向和目标任务,为全校上下在新时期更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近日,学校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生动呈现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奋楫前行之势、昂扬奋进之姿,彰显广大师生喜迎大会召开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党委立足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特色优势,秉持“以人为本,学术立院”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以高质量党建为笔,绘就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近年来,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双创”为抓手,形成“追梦求实”党建品牌,五年来两次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9年6月,学院党委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把稳思想之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通过党委会、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等形式,强化政治引领,将政治建设融入学院发展各环节。
二是深化理论武装,贯通学思践行。建立“第一议题+专题研学+实践转化”理论学习体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均开展专题学习12次,班子成员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赴多所高校专项调研,破解学科专业升级改造等难题,推动党建与事业双融双促。

2024年5月,学院领导带队赴东北农业大学调研。
三是夯实基层党建,发挥模范作用。增强“双创”建设力度,实施“双带头人”培育计划。教师第一党支部建成重庆市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名。落实“红岩先锋”基层党组织“五高”建设计划,获批学校基层党建精品项目1项,入选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案例2个,获批教师党支部“揭榜挂帅”项目1项,获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2024年10月,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张婷获学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四是创建党建品牌,凝聚奋进力量。打造袁隆平精神传承体系,创建“追梦求实”党建品牌,开展袁隆平精神弘扬活动年均5场,原创MV《我有一个梦》获重庆市教委推介。构建“科学家精神+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2021年5月,学院师生在袁隆平院士塑像前缅怀袁隆平院士。
聚焦主业,书写奋进之笔
学院党委聚焦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瞄准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立足学科专业特色,高质量推动各项事业提质增效。
一是学科专业实力提升。牵头申报获批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教委智慧农业学院。获批“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建成中国-哈萨克斯坦作物科学联合实验室。获批生物育种新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评估。
二是科学研究成绩斐然。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17项,到账经费1.33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70项。培育新品种42个。研发全球首张油菜液相育种芯片。马铃薯病原检测试剂盒入选重庆市主推技术。

2022年12月,水稻团队成果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22年12月,薯类团队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三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含弘研究员2名,聘请3名院士为兼职教授,新增国家级人才2名、省部级人才12名。成立青年教师委员会。实施“隆平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2021年10月,学院召开隆平学术型优秀青年教师遴选会。
四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获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入选首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1项,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构建"四阶递进"双创培养模式,获“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竞赛金奖4项。

2020年11月,学院团队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五是社会服务彰显担当。建成梁平水稻科技小院等5个科技小院。与四川现代种业集团等达成多项合作,到账经费1600余万。开展科技部“三区”科技人才和重庆市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中哈联合育种项目助力哈萨克斯坦马铃薯增产,获新华社专题报道。

2024年11月,中国-哈萨克斯坦作物科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接下来,学院党委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追梦求实”党建品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培育学科增长点,强化协同创新,推动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国家农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