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校举行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青年前沿科学讲堂


来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  文字:倪小雅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9月14日下午,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指导,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西南大学主办,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学校科学技术协会和团委承办的2025年西南大学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青年前沿科学讲堂在第二学生活动中心107会议厅举行。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郑吉安,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大明出席会议并致辞。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青少年科技工作部,学校党委宣传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协)、团委及二级单位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大学生科技社团成员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范大明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学校将依托全国科普月,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努力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郑吉安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希望通过“青年前沿科学讲堂”等活动平台,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激发青年创新潜能,更好构建大科普格局。

在随后的环节中,短视频《活着——长江“鱼爸爸”》生动展现了水产学院刘海平团队长期致力于长江流域鱼类保护与研究的动人故事。刘海平在现场以“与鱼同行:探寻高原鱼类演化,守护高原净土”为题,与大家分享了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一线的心路历程和体会。

随后播放的访谈纪录片《科学家开麦啦!——热浪中的“追穗人”》展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何光华教授团队奋战在稻田一线、守护粮食安全的科研坚守。何光华在发言中勉励青年学子结合国家需求,秉持创新、努力、坚持、团队协作精神开展科研,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与力量。

此外,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张跃强以柑橘科技小院为例,展示了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的生动案例。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重庆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西南大学分团负责人霍静分享了团队在科学家精神传播与校园科普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在青年前沿科学讲堂环节,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张里博以《智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驱动的跨界赋能与创新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分享交流中,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陈行政、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洁分别围绕智能农机、作物养分智慧感知与决策等主题作交流分享。现场师生积极交流,气氛热烈。

据悉,本次活动为学校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续还将持续举办专题报告、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等系列活动,积极拓展青年学子参与科普的渠道和方式,为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搭建交流平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书记校长信箱